近日,河南商报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河南省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发布。
自8月6日起,我省将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小学内容家庭作业和有关考试测验都将被禁止入园。
同时我省将使用“五种手段”分“四个阶段”来治理违规幼儿园,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并将向社会公布“黑名单”。
幼儿园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本次专项治理行动方案要求各地要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
坚决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坚决纠正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做法。
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
坚决纠正幼儿园不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脱离幼儿生活情景,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或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
禁止幼儿园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或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活动。
老师:市场刚需致使教授内容超纲
那是什么导致原本该带孩子们快快乐乐做游戏,享受童年的幼儿园,变成了学习小学知识的“前哨站”?
“对于幼儿园来说,学前班的设置,甚至是‘小学化’的课程,绝大多数是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而进行的。”
目前在郑州市管城区一家民办幼儿园任教的魏老师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在她看来,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阶段就是应该做做游戏,玩玩乐乐。
“但你要是不开设一些跟小学内容相关的课程,部分家长就会认为,孩子送到你园里,什么都学不到,甚至会给孩子转园。”
面对这种情况,多数民办幼儿园会选择增开拼音、识字、算数等课程,以满足家长的需求。
禁止一切形式的课外班
在此次公布的《方案》中,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有这么一个要求:
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
对于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违反国家和我省相关规定设置学前班、大大班、幼小衔接班等,以及小学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的,要坚决予以纠正。
除部分农村地区在幼儿园资源不足、布局不完善的情况下允许小学附设学前班外,城市(含县镇)均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学前班。
简单来说,就是禁止小朋友们上“学前班”。
家长:孩子上小学跟不上趟怎么办?
“不让上学前班,又天天只会带着孩子玩游戏。那等到上小学了可怎么办。”
对于马上就要面临孩子“幼升小”这一“关卡”的孙女士来说,不准孩子们上学前班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孙女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单就她身边的家长来说,无一例外,孩子们都被送进了“幼升小衔接辅导班”。
“你想想看,你送孩子去上小学,面试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都会背古诗、算算数,你的孩子啥都不会,这是个什么感受?”
同样身为“幼升小家长”的郭女士,最近也是焦虑的不行。
其原因是郭女士家孩子上的是公办幼儿园,平时除了在家中会让孩子听听拼音,看看教学视频外,就没再加过额外的“课程”。
“没让孩子上幼升小衔接班,是我现在最后悔的事儿,这不直接就给输在起跑线上了么。”
严查小学“非零起点教学”
分阶段治理,公布“黑名单”
抛开家长们对“幼升小”的忧虑,在此次公布的《方案》中还提到,各地市要严查小学“非零起点教学”行为。
省教育厅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小学起始年级教学进度监管,对于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以及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或以幼儿参加有关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纳入规范办学诚信记录。
简单来说,就是控制小学阶段不准“超前教学”。
不管是谁开始的恶性循环,都希望能够停止
对此,家长们又作何反应?
经过调查,网上沟通等方式,河南商报记者发现,家长们也希望小学能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任务。
“如果不是怕孩子刚上小学就跟不上趟,我才不会让孩子在这么小的时候,就要坐进课外班里受苦。”家长刘先生认为,如果能从小学阶段进行“控制”,那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应该能得到绝大多数家长的支持。
而对于省教育厅将根据幼儿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自查,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抽查、摸排情况根据自查与摸排的情况,建立“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黑名单》、招收不足学龄幼儿教授小学内容的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以及“非零起点教学”现象突出的小学《黑名单》等。
家长们也持赞成态度。
“都正规化了,家长们也不会有所谓的‘升学焦虑’,孩子们也能过个无忧无虑无压力的童年了。”刘先生笑称。